心力衰竭(心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逐年上升。关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的治疗,一起来看《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实践版·2024)》。
1.药物治疗
HFrEF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改善临床症状、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预防因心衰加重导致的住院以及降低死亡率。
表1 HFrEF患者药物治疗推荐意见


图1 HFrEF的治疗流程
(1)利尿剂:利尿剂可消除水钠潴留,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和水肿,改善运动耐量,降低心衰住院风险(Ⅰ,C)。应根据患者液体潴留情况、血压和肾功能选择利尿剂和调整剂量。使用利尿剂过程中应监测尿量和体重。患者存在电解质失衡、低血压、肾功能恶化的风险,应进行适当监测。
表2 HFrEF患者常用口服利尿剂及其剂量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RAAS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ACEI/ARB]可有效改善HFrEF患者的心脏重构,降低其心血管死亡及因心衰住院的风险(Ⅰ,A)。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症状选择适当的RAAS抑制剂,需逐渐增加剂量至目标剂量,并长期维持使用。使用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血压、肾功能、电解质等,必要时调整剂量。
表3 HFrEF患者常用RAAS抑制剂及其剂量

(3)β受体阻滞剂:稳定的HFrEF患者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降低心衰住院和死亡风险,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Ⅰ,A)。具有适应证的HFrEF患者,应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小剂量起始,逐渐滴定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后长期维持使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期间,应监测心率和血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或低血压时应适当调整剂量。
表4 慢性HFrEF患者常用β受体阻滞剂及其剂量

(4)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对于有症状的HFrEF患者推荐使用MRA,以降低心衰住院和死亡风险(Ⅰ,A)。MRA起始剂量应谨慎,应逐步滴定至目标剂量,并定期监测血钾和肾功能。需注意肾功能恶化和高钾血症风险,应避免同时使用补钾剂。
表5 HFrEF患者常用MRA及其剂量

(5)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有症状的HFrEF 患者应使用SGLT‑2i,以降低心衰加重和心血管死亡风险(Ⅰ,A)。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的推荐剂量均为每日10 mg,起始剂量可减半。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糖水平,注意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容量状态、酮症酸中毒症状,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6)新型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对于近期心衰加重的LVEF<45%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维立西呱,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Ⅱa,B)。起始剂量为2.5 mg每日1次,与食物同服,每2周左右剂量加倍,最终滴定至10 mg/d的目标剂量。不推荐与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或长效硝酸盐同时服用,因可能增加低血压风险。妊娠期妇女、严重肾功能不全以及症状性低血压患者避免使用sGC刺激剂。
(7)伊伐布雷定:对于已使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但心率仍≥70次/min的窦性心律的HFrEF患者,当β受体阻滞剂达到推荐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Ⅱa,B)或不耐受时(Ⅱa,C),可考虑使用伊伐布雷定,以降低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需根据心率调整伊伐布雷定的使用剂量,以使静息心率维持在55~60次/min。
(8)洋地黄类药物:对于已使用GDMT(包括利尿剂、ARNI/ACEI/ARB、β 受体阻滞剂、SGLT‑2i、MRA)后仍有症状的HFrEF患者,可使用地高辛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减缓房室传导(Ⅱa,B)。推荐剂量为0.125~0.25 mg/d,使用期间需监测血药浓度(维持在0.5~0.9 μg/L)、肾功能和电解质。使用期间还需监测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胃肠道症状和神经精神症状等。
(9)中药:在HFrEF GDMT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意愿和具体情况,可考虑选择相应的中药制剂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如芪苈强心胶囊、芪参益气滴丸等。
2.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
对于优化GDMT3~6个月后仍有症状,窦性心律,LVEF≤35%,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150 ms的患者,推荐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以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和死亡风险(Ⅰ,A)。
对于发生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或者LVEF≤35%,NYHA 心功能Ⅱ~Ⅲ级的HFrEF患者,推荐植入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预防心脏猝死(Ⅰ,A)。
基层医师需熟悉HFrEF患者的器械植入指征,对有介入指征者建议转至上级医院心血管专科进行评估、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回基层医疗机构继续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