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糖尿病前期的五个疑问
2019-06-23 22:01:50 来源:医脉通 作者:lqkfw 【 】 浏览:1810次 评论:0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此阶段患者血糖值比血糖正常者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近期,新版《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发布,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给出了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指导。小编整理了相关问题,来让我们重新认识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不只是血糖高一点


中国已经成为糖尿病前期人数最多的国家。2008年我国的一项大样本调查研究显示,按照WHO1999标准,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其中IFG、IGT与IFG+IGT分别为3.2%、11.0%与1.9%,预估有1.48亿的糖尿病前期患者。2010年全国横截面调查研究显示,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标准,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50.1%,也就是说2个人中就有1名为糖尿病前期患者,基于样本加权的预测表明中国约有4.34亿糖尿病前期患者。因为两次调查所采取的诊断标准不同,因此数据的差异很难评估,但是我国有众多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是不争的事实。


在很多人眼里,糖尿病前期仅仅是血糖高了一点,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加上不疼不痒,没有明显不适,因此往往不受重视。然而糖尿病前期可以被看作一种标志或者分水岭,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已经发生,并与多种疾病具有相关性,比如肿瘤、痴呆、抑郁等。糖尿病前期标志着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高,而其他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会增高,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变,因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很好地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很关键的措施。


糖尿病前期分为三种情况,即单纯的空腹血糖升高(IFG)、单纯的餐后血糖升高(IGT)和空腹及餐后血糖都升高(IFG+IGT)三种情况。


哪些机构需要加强对糖尿病前期的筛查


糖尿病的防控工作重点应该在基层医疗机构,这个机构最易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承担起糖尿病筛查的责任,而且基层医疗机构在对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开展糖尿病筛查时有独特的优势,此外,内分泌科医生应该对基层医生进行筛查管理糖尿病前期的工作指导。体检机构也应该了解糖尿病前期的相关知识,在体检人群中及早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


除了内分泌科之外,还有一些糖尿病高危人群可能就诊的相关科室,这些科室的医务人员也应该对该共识有所了解。


内分泌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家属、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心内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老年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年龄大于40岁。


精神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


妇产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史。


如何正确筛查糖尿病前期人群?


既然糖尿病前期人群已经存在相应的健康风险,我们应该早期干预,这样成本小收益大,那么如何将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筛查出来呢?目前,筛查糖尿病的方法有:糖尿病风险评分、血浆血糖监测[空腹血糖、任意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全血血糖检测(指尖血糖)等。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简便性、费用各有差异。


我们应该采用费效比合理的筛查工具,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费用相对较高,检测方法缺乏标准化等,糖化血红蛋白很少用来筛查糖尿病前期。目前非常常见的糖尿病筛查方法为空腹血糖,但是这种方法漏诊率较高,仅查空腹血糖,预计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中将有71%的IGT患者和12%的IGT+IFG患者被漏诊。因此,本次共识强调了糖尿病风险评分表的重要性。常规的筛查方法分两步,第一步先采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对20-74岁的普通人群进行风险评估;第二步对风险评分总分≥25分者进行OGTT。


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优


不管是糖尿病前期,还是糖尿病本身,生活方式干预一直是很重要的干预手段,主要的生活干预方式主要是饮食和运动,可以说廉价、副作用小,而且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绝不逊色于药物干预。


中国大庆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使IGT人群以后14年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累计发生风险下降43%。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DPS)平均随访7年,生活方式干预可使IGT人群的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下降43%。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DPP)提示,生活方式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58%。其他国家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从下降的幅度来看,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显著。


其中饮食干预措施主要是合理安排三大供能营养素比例,控制总能量摄入,限制饮酒和戒烟,鼓励多吃蔬菜等。运动干预手段中除了我们常说的有氧运动之外,还应该进行抗阻力运动。抗阻力运动有练习器械或自由负重(比如哑铃和杠铃),在规律有氧运动的同时,应每周至少2次抗阻力运动,每次2-3组,每组8-10次重复的抗阻运动,组间休息2-3分钟;2次抗阻运动应间隔1-2天,每周3次更理想。


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推荐合理膳食,控制摄入能量并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合理膳食模式指以谷类食物为主,辅以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肪的多样化膳食模式,合理膳食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膳食估算法简单易实行,适合大部分人群使用。


糖尿病前期的药物干预措施有哪些?


最新共识将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分层,见表1。较低风险的人可以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未达到控制目标(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IFG者空腹血糖>6.1mmol/L,IGT者OGTT 2h血糖>7.8mmol/L),或者高血糖进展或无法严格生活方式干预者可启动药物干预。


表1 糖尿病前期人群分层

 

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药物干预的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在不同糖代谢人群中的推荐剂量见图1。

 

图1 糖尿病前期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虽然从经济上和心理上均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但口服药物使用方便,效果明确,可有效延缓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进程。


参考文献: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组. 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J].药品评价,2019,16(7):3-16.

Tags:糖尿病前期的五个疑问 责任编辑:王健
上一篇糖尿病风险大幅增加,“健康的胖.. 下一篇少吃勤动,预防糖尿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